花旗:2017年炼焦煤价大涨之势或将减退

[和田地区] 时间:2025-04-05 19:07:38 来源:习以成俗网 作者:潘云峰 点击:131次

目前,中国拥有这类债务性资产近万亿美元。

一旦量化宽松政策的货币放量减少或者停止购买国债,国债收益率就会大幅上升,债务崩溃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靠宽松政策再增发货币刺激经济复苏,只能是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局面,诱发通货膨胀,却不能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

花旗:2017年炼焦煤价大涨之势或将减退

三是引发股市和楼市泡沫。同时,在发达经济体超宽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投机性国际游资规模越来越大,对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冲击越来越猛烈,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骤然加大。2011年全球债务超过40万亿美元。实施超发货币的宽松政策并没有改变失业率高企的局面。目前,在超发货币政策的刺激下,美国GDP年增长率增速为2%,日本GDP年增长率增速为2%-3%,欧元区预期增速在-0.9%至0.3%之间。

其次,发达国家并不存在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条件。发达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完全是病急乱投医,并不能真正医好经济肌体的疾病。但创业板的融券约束的确难以促使价格回归真实价值。

3、创业板泡沫何时破灭 创业板泡沫破灭可能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高的市盈率,60倍的市盈率通常被认为是市场情绪的转折点,创业板指10月10摸到最高的1423.97点,到10月23日,已经下跌到1311.23点,下降幅度近8%,大量获利资金出逃,市场避险情绪明显。4、市场情绪 情绪的变化离不开基本面,只有对基本面的乐观预期趋于一致时,投资者才会采取一致行动,从而表现为投资者情绪高涨。创业板指数最初经过短暂的上升,于2010年12月12日摸高到1239.60点,然后一路下滑,在2012年12月4日创出最低的585.44点,随后成功逆袭,一路飚歌猛进,于2013年10月10日创出历史新高1423.97点,市盈率接近60倍。刘宝强认为,创业板这一波上涨本质原因就是大股东要减持,上涨的逻辑在于创业板上市满三年之后,进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可以减持,为了减持大股东就会想办法释放业绩,讲出新故事(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9月24日)。

实物投资的周期长,内涵式增长见效速度慢,而通过并购重组,可以迅速壮大规模,甚至提高收益,外延式见效快,更重要的是讲出了"好故事"。在价格高位,如此高的换手率反映了筹码的频繁转换,代表了多空双方的意见分歧很大,即使基金等投资机构之间也是如此。

花旗:2017年炼焦煤价大涨之势或将减退

进而阐述了三个问题:创业板是否存在泡沫?泡沫存在的4个理由,泡沫破裂的3个可能时机。短期来看,这对企业管理者确实是很有吸引力,创业板的高估值为创业板企业提供了并购的资本和手段,而并购式成长又不断推高创业板的估值(上海证券报,2013年7月26日)。内容摘要:一年来,创业板市场表现牛冠全球,原因何在?创业板的强势是否可以维持下去?本文通过梳理千余份报纸期刊文章,分析了产生创业板牛市的10种原因。据同花顺iFinD统计,至二季度末时,在基金抱团持有的296只创业板股票中, 50只股票的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本的30%以上,即高度控盘。

从证监会5月21日晚间发布7家创业板股票风险警示可以猜测上层的态度和看法,1000点位是一个上层认可的有无泡沫的心理线。余承在"把握创业板牛市行情"一文中认为,现在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才刚开始,宏观数据不佳,显示当前的经济困境,只有持续的改革,释放红利才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历史任务,在看不到经济数据好转的迹象下,未来仍以成长股为主线(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第27期)。无论创业板是否具有泡沫,创业板蕴藏的投资机会毋庸置疑,创业板市场对整体经济的发展的积极意义也不能轻易抹杀。从运行的轨迹来看,创业板指数基本维持在30日均线上方,均线呈多头排列,股价基本运行在布林线的中轨之上,表现出极强的上升态势,强势逼空后给人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技术分析难有用武之地。

谷东认为,市场对于IPO 未来可能重新开闸的时候对创业板估值的冲击尤为担忧。这对我们有两点启示:一,创业板泡沫破裂并非不可容忍。

花旗:2017年炼焦煤价大涨之势或将减退

截至7月17日,今年以来创业板公司共公布65起并购公告,总共涉及金额75.44亿人民币,IPO超募资金和增发股权再融资是目前创业板企业并购的两大主要资金来源(证券时报,2013年7月19日)。参考文献: 陈嘉禾,创业板泡沫:这次有点不一样,中国证券报,2013年6月18日 范欣,警惕创业板高估值风险,经济观察报,2013年9月9日 贺辉红,创业板可能存在两大调整时间窗口,中国证券报,2013年9月9日 谷东,创业板行情终结者:IPO重启?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10月10日 官建益,从创业板狂涨的逻辑中寻找赚钱逻辑,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第22期 廖料,创业板强势之谜,证券时报,2013年6月22日 刘佳章,三因素成就创业板牛市,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第22期 刘泉江,创业板估值高处不胜寒,金融时报,2013年10月17日 马坤,创业板股市泡沫巨大,击鼓传花接近尾声,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第21期 屠骏,股市生态链不支持创业板筑顶,上海证券报,2013年7月29日 王丹,创业板50股高度控盘,激进牛基进退维谷,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9月18日 吴晓兵,逃离创业板,证券市场周刊,2013年第20期 肖钢,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人民日报,3013年10月16日 殷雨临,创业板融券逆转市场风格?证券市场周刊,2013年第49期 余承,把握创业板牛市行情,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第27期 Abreu D.,Brunnermeier M K. Synchronization risk and delayed arbitrag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66(2-3):341-360. Fangjian Fu, Lerning Lin, Micah S. Officer. Acquisitions driven by overvaluation: Are they good deal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109(1):24-39. 进入专题: 创业板 资本市场 经济泡沫 。

二是大股东减持之前利好频出。笔者根据上千份报纸内容的梳理,发现创业板市场随时间变化的如下线索:一月谈减持,二月谈风格转换,三四月谈悲观,五月谈股价新高与风险,六七月后开始谈泡沫,八九月谈牛因。比如2013年10月22日这天,创业板的单日换手率超过5%,成交总金额达到了400亿,流通市值不及沪主板市场的6%,成交总金额却占到沪市主板市场的30%。2、创业板市场泡沫的危害 市场泡沫破裂之前,投资者皆大欢喜。这与目前基金经理的年龄结构有关,目前有年龄公布的461位基金经理中,超过两成年龄未超过33岁(经济日报,2013年10月11日)。6、流动性偏好 投资者偏好小盘股,因为小盘股活性好,创业板股票本身规模小,考虑到暂时的非流通股,流通盘子更小,与大盘股相比,投资者运用少量资金就能轻易拉动股价。

独占魁首的是中青宝,从4.34元上升到9月10日的47.26元,近10倍的涨幅。(经济观察报,2013年9月9日)。

从股市经验来看,股市估值往往"高处不胜寒",60倍市盈率被认为是泡沫无法维持的魔咒,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成熟市场概莫能外。中国股票历史上有8次IPO暂停,到目前为止,5涨3跌,并且最近3次都是上涨,这无疑表明暂停IPO对价格的下跌具有缓冲作用。

二是经济周期的复苏,将为主板市场提供支撑。陈嘉禾在"创业板泡沫:这次有点不一样"一文中认为,创业板的业绩增速在总体上并没有超出市场平均水平,新股停发也不只是停发创业板,同时创业板在制度上也没有任何保障(甚至在退市制度上还存在劣势),而创业板公司的性质在本质上与中小板、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并没有什么不同(后者上市的时间更长,稳定性甚至高于前者)。

尽管股票与一般商品差异很大,供求关系如何影响股票价格仍莫衷一是,但投资者对股票的供给仍十分敏感,当股票市场低迷时,投资者要求停止IP0的呼声强烈。廖料发表文章"创业板强势之谜"一文认为,占创业板总市值比例最大的三个行业是工业、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三是机构投资者可能导致泡沫破裂,这取决于机构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大小,当机构投资者售卖的理念趋于一致时,泡沫将难以维持下去。3、主力机构移仓 创业板市场风险大,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也高,但这并不是说创业板是散户投机者的天堂,实际上,主力机构投资者才是本次行情的发动机,催化剂,领跑者。

笔者统计了本年三个季度业绩预告情况,如表一,虽然创业板指数盈利家数远多于亏损家数,但后两个季度盈利家数出现明显下降。创业板指数的优异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的企稳和复苏,是经济周期与结构转型的双重刺激的结果。

根据后两次IPO重启对中小板的影响,中小板短期2个月内估值会受一定的冲击,而在此之后,IPO 重启的影响将趋于淡化(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10月10日)。至2012年以来,收购已经成为风潮,为何以前的收购没有导致股价上升?理论研究也表明,外延式并购是否能增加股权价值,实证结论并不一致(Fu,Lin,Officer,2013)。

悄然间 ,创业板市场的规模逐步壮大,到2013年10月17日,创业板上市股票达到355家,总市值达到14586.8亿元。屠骏发表文章"股市生态链不支持创业板筑顶",认为目前 "经济退、政策进"的周期股反弹逻辑已经被彻底瓦解,政府不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或明显放松宏观政策,未来市场中期趋势的决定性因素是对于金融风险化解以及系统性改革评价,这都已经成为当前市场常识性预期,一旦形成之后难以轻易改变,以创业板为旗帜的成长投资理念不会改变(上海证券报,2013年7月29日)。

7、公司并购 创业板公司上市后筹集大量现金,资金有两个投向:一是实物投资,二是资本市场运作。据统计,创业板成份股占流通市值权重累计前50%的24家权重股的二级市场表现和业绩增长表现都特别突出,但主板和中小板成分股权重业绩相比创业板甚远,这解释了为什么2月份后创业板的独立走势(股市动态分析,2013年第20期),但问题是,多数权重股业绩增长远比不上股价上涨幅度。廖料在"创业板强势之谜"一文中认为,创业板今年的出色表现受益于当前全球追捧偏好小盘股的浪潮,创业板今年的出色表现和国际整体风格偏好一致。联系电子邮箱: taokecn@126.com,手机:13404158318,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另外,同期NASDAQ指数上升了28.91%,香港创业板指数上升了34.70%,创业板上涨的原因也反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创业板市场泡沫破裂将带来一级与二级市场诸多负面影响,这包括投资者的虚拟财富顷刻化为乌有,部分投资者高位套牢,公司再融资困难,成长性被提前过度透支,未来成长缓慢,IPO募集资金减少甚至上市步骤减缓。

表一、2013年前三个季度业绩预告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300360最终未上市,故创业板实际有354只股票,创业板指数仍为100只成分股。当公司获得较高估值的时候,去收购估值比你低的企业。

8、供给短缺 根据供求原理,供给下降将增加商品价格。(3)公司业绩与股价上涨背离 综合全部创业板公司中报显示,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20.93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21%。

(责任编辑:西野迦南)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